中视小记者讯(通讯员 孙文学 韩娇娇 王新升)“有纠纷,就找镇调委会。”在山东省禹城市张庄镇的村村落落,老百姓经常这样说。
此言不虚,理是非,辩曲直,止纷争,化恩怨,帮讨薪,解忧难……拥有6名调解员的禹城市张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将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用 “情”、“理”、“法”筑起了一道和谐稳定的防线。
“该出手时就出手!”
“面对矛盾纠纷,敷衍推诿就是错,放手不管就是过。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必须第一时间到现场,稳控局面,及时化解。”调委会主任孙文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2020年4月5日,清明假期期间的一件突发性邻里纠纷,让孙文学至今记忆犹新:
这天上午,某村的王某某因砌墙和邻居张某某发生争吵,双方互不相让,叫来亲朋现场助阵。闻听消息,孙文学迅即赶往现场。他赶到现场时,双方言辞激烈,剑拔弩张,一场群体性械斗一触即发。
面对紧急危险的事态,孙文学跑到双方中间,大声喊道:“我是调解员,都放下家伙,有什么事跟我说!”为避免矛盾激化和升级,他想方设法将所有人员劝离现场。随后,他又分别向双方了解情况。原来,王某某和张某某系前后邻居,两家门前有一条9米宽的南北向胡同。因这两年家中连遭变故,王某某请阴阳先生来家看风水。阴阳先生告知王某某说,其宅子不方,应该在门前砌一面影壁墙,方能破解。王某某听信阴阳先生的话,便请来瓦工进行施工,张某某认为王某某砌墙严重影响了自己出行,遂强烈阻止。
看了现场,了解了原委,他和王某某做起了工作:所谓的“风水”是迷信、不可信,胡同作为公共通道任何人无权占用,邻里之间应该互相提供通行便利……一席话,既义正辞严,又循循善诱,王某某自知理亏,当场取消了砌墙计划,双方握手言和,矛盾迎刃而解。
“再烫手的山芋也得接!”
在张庄镇调委会调解室里,一面“公正调解遂我意,为民情怀感人心”的锦旗特别引人注目。这是一位叫司佩兴的80多岁老人送来的。
多年前,老人的老伴意外死亡,因赔偿问题一直上访。案件历时多年,情况复杂,长期悬而未决,原市主要领导亲自签批督办,镇信访办一筹莫展。
面对难题,张庄镇调委会主动请缨,接过这一烫手山芋,与村居法律顾问徐光刚律师携手,寻找知情人,查找相关证据资料,联系对方当事人调查了解具体情况,背对背听取双方意见、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合理确定了双方法律责任,明确了老人老伴住院期间发生费用和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赔偿数额、时限,使双方当事人现场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得到成功化解、圆满解决。
当拿到对方给付的厚厚赔偿金时,老人异常激动,当即掏出一沓表示感谢,调委会的同志婉言谢绝了。
“镇调委会不仅认真调处好一般民事纠纷,对信访矛盾、疑难纠纷,更是挺身而出,主动作为,是党委政府的好帮手。”张庄镇党委副书记张鹏对调委会的工作大加赞赏,主动讲了这样一件事——
去年3月初的一天早晨,上访老户段某某在公交车乘车点等车,打算去省里上访。听到这一情况,张庄镇调委会不敢怠慢,马上派调解员赶到乘车点,把段某某“请”到了调委会,“村里的鱼池承包到期了,承包户一直占着不退,还没人管得了?”段某某一脸怒气。调解员劝他冷静下来,承诺一定帮他协调解决。
后来,调解员及时联系村“两委”,做通原承包户的工作,现场见证了鱼池重新竞标发包,承包款随即发到了村民手中。拿到了鱼池承包款,段某某连连表态:“这个事,处理得这么好,我保证再也不上访了”。
值得称赞的百分比!
调解工作是个辛苦活儿、耐心活儿,马不停蹄、苦口婆心是调解员的常态。
调解员段少学曾经调解过一起土地纠纷。当事人是两名农村妇女,两人各有特点,一个仗着有钱有势,斗硬置气,一个天不怕、地不怕,反复无常、蛮不讲理。这样一起纠纷让段少学吃尽了苦头,前后历经一个多月。他先后往村里跑了20多趟,有6次早饭吃到10点,晚饭吃到晚上11点。期间,当事人多次反复、反悔,但他不厌其烦,不言放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最终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让两家恢复了以前的正常交往。
开弓没有回头箭,落子无悔真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调解。”段少学说。
调解千家事,躬耕一方和。满腔为民情,一路风流歌。2020年初,张庄镇调委会获司法部“‘大排查 早调解 护稳定 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集体”殊荣。去年,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8件,调处成功率100%,制作高标准调解卷宗71份,提报的5份调解卷宗全部被禹城市司法局评为优秀。1人被选聘为德州市首批人民调解专家,2人被评为德州市二级人民调解员。以真实调解案例拍摄的专题片《别为土地伤了和气》、《援调联手解民忧,多年积案一朝解》先后在禹城电视台、德州电视台播出。
点点滴滴、桩桩件件,难怪,张庄镇调委会名声越来越响,群众啧啧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