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小记者讯(通讯员 胡利凡 李兰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为改变本村人才数量少、整体素质不高、社会地位低、发挥作用平台小等情况,从“聚、育、引”三方面入手加速培养和合理使用乡土人才,让释放人才红利成为乡村振兴的“必选项”。
积极宣传,广开门路,树立导向“聚”才。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印发“工会送岗业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七门堰村结合本村实际,考虑到村中受众人群年龄大、知识面窄、接受信息能力弱等特点,利用村广播、朋友圈、微信家乡群等方式多渠道宣传就业信息,同时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的契机,主动上门与村民沟通,了解村民就业新动向,并对有意向在县内务工的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做到“人岗匹配”,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优质服务,琢玉成器,暖心举措“育”才。有活干,有收入,更要提供真实有效的就业信息,这样才能给农民工返乡就业打好坚实基础。2月14日上午,由干汊河镇妇联主席带队,七门堰村干部带领本村农民工前往舒城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参加就业援助行动现场招聘会,镇村携手为农民工返乡就业保驾护航。据悉,七门堰村已陆续有农民工入职当地企业,各种举措充分表明“就业不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这句话所带来的幸福感。
鼓励创业,加强引导,“引”出源头活水。创业是更高程度的就业,对就业有倍增效应。乡土能人虽创业意愿强烈,但往往受限于资金、技术、项目等现实因素。七门堰村积极响应干汊河镇人民政府推出的创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确保能人有意愿,政策有诚意,助力有志之士办成事、创成业。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七门堰村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同时利用好“聚、育、引”三要素,做到致富有项目,增收有门路,为村民过上小康生活铺上暖心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