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小记者淮海经济区讯(郭会杰 禹伟)渠沟镇是安徽省淮北市区的西大门、相山的后花园、果蔬的主产地和工业项目的聚集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划分为1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3277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剩下了不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1506位,留守儿童174人。他们在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健康维护、自身安全、权益保障、家庭关系协调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持续增加。自去年7月份社工站入驻以来,他们把徐集、张楼作为试点,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为平台,通过实施“爱心帮扶、文明创建、文化传承、资源链接”四项工程,发挥专业作用,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推动形成社区自助式、互助式、志愿式服务格局,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关爱“一老一小”中体现美德
对待“一老一小”,社工站可没有少操心,采取入户访查、重点排查、问卷调查等方式,从徐集村106多名老人中选定30位特困老人、从张楼村110位留守儿童中选定37名作为服务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建立档案、需求评估等工作。在照顾老人方面,天天有“七点行动”,采取每天安排专人巡视的方式,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月月有“便民服务”,把每月15日设定为“爱心集市”日,围绕便民、利民、惠民采用义剪、义修、赠书等形式为民开展服务;年年有节日慰问,先后组织开展了“心系夕阳 情暖老人”入户走访、“关爱老人健康 共享和谐家园”知识讲座、“庆国庆 迎盛会 五社联动 献爱心 送健康 振兴乡村”大型义诊等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极大的便利,把最贴心的爱送到了村民的心坎里。在关爱儿童方面,六.一期间,志愿者们带着文具、学习用品到20多家去慰问留守儿童;通过“放飞梦想”、“绘画童心”、“‘挤’体向前进”等游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鼓励孩子们要勤奋学习,自立自强,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他们的付出让老人和孩子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也体现了社工高尚的美德。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作用
活动是一个社区社会组织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只要是围绕村里的活动,社工总是冲在一线,一是协助村两委招募、注册志愿者共220人,通过志愿者外展及逐家入户等方式进行文明创建宣传,广泛普及创城应知应会,提高居民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度。二是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了“助力创城 我们在行动”一系列活动,深入各家各户清扫垃圾、清除小广告、清扫路面、清除路边杂草垃圾,发动群众整治房前屋后,腾出绿化空间和栽植区域,规划种植“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桃园、小药园”,此举惠及800余户农民。三是针对去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电信诈骗高发态势,协助村部进行了防控和反电信诈骗宣传工作,提高了村民的防骗意识,协助文明劝导,在辖区内人流量多的路口进行全面巡查,有效地维护了文明创建成果。
在传承红色经典中弘扬文化
徐集村村史较为久远,文化遗存丰富。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社工站组织中小学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拜先烈,到徐氏祠堂聆听传统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了把红色基因融入到工作中,积极发扬“爱国、敬业、奉献、提升”的精神,在本职工作中担当作为、奋进出彩,他们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动员干部职工参观徐度乐事迹馆,学习革命前辈无私奉献的精神;社工还配合村两委围绕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农家生活、“邻里互助,和睦共处”、“徐氏家风”等主题,弘扬尊老爱幼、礼让谦虚等中华传统美德,让“红色徐集”这张文化名片在淮北大地上闪耀着光辉。
在链接社会资源中彰显价值
社工站积极链接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慈善组织等各类公益资源,有效推动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有机融合。为了对徐集村的三个池塘进行改造利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社工邀请了淮北市农委水利技术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为了有效提高小麦单产和市场销售价格,他们请育种专家来村进行指导,组织全镇种粮大户到孙疃育种基地学习考察;淮北市蔬菜协会、上海浦发秸秆电厂的领导也被他们请来就秸秆回收、蔬菜基地建设等进行了实地调研,为助力产业振兴实现环境治理积累了的一定的基础。春节期间,他们为了给老人筹集物资四处奔走、链接优质资源,对接了淮北市邮政局、极兔公司、曦强乳业集团、淮北市农业银行等单位为困难老人和儿童送去慰问品,让这些困难群体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也彰显了社工站的社会价值。 |